搜索
收起左侧

大场面 烟台福山区东厅街道盛产“薯”不尽的甜蜜

2
回复
157
查看
发表于 昨天 13:1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
刘卫芳/摄
刘卫芳/摄
刘卫芳/摄大众网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陈俊飞 烟台报道北方冬渐深,气温骤降,正是晾晒地瓜干的好时候。现在生活越来越好,各色美食吃多了,越发怀念儿时地瓜干的味道。走进烟台市福山区东厅街道老官庄村,村民房顶上大面积黄灿灿的地瓜干映入眼帘,尤为喜人。老官庄村位于沿海北纬37°黄金生态产区,春天温暖湿润、夏天阳光充足、秋天凉爽干燥,适合多种作物生长,尤其是地瓜和小米闻名遐迩。这里有富含有机质与矿物质的清澈泉水以及呈弱碱性、富含矿物有机质、微量元素的火山岩土地,为地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不少商户和市民一大早来到村里,早早抢购地瓜干。
刘卫芳/摄在村民李严华家中,灶锅里刚煮熟的地瓜热气腾腾,空气中都氤氲着地瓜的香甜。李严华正在剥去地瓜外皮,用刀将地瓜切成条。“做地瓜干老费事了,要三蒸三晒,俺们天不亮就起来烀地瓜。”李严华边干活边告诉记者。
陈俊飞/摄
孙成勇/摄
陈俊飞/摄村民孙祖玲家的地瓜干已经晾晒了半个月,在架子上摆放得整整齐齐,为了防止蝇虫和灰尘扣上了网,远远望去金黄色一片煞是好看。此时,孙祖玲正在房顶上给地瓜干“翻身”,“每隔几天就必须翻一翻,通通风,全身晒晒。”孙祖玲笑着说,“俺家的地瓜干年年供不应求,用烟薯25做的地瓜干,咬一口软糯香甜,厚实有嚼劲。房顶上的这些地瓜干都有主了,现在买得预订。”黄素芝是村里的地瓜种植大户,她家的地瓜干产量全村最多。来到她家,地瓜干布满整个房顶,一排排架子上下好几层,墙上也悬挂着“地瓜帘”。黄素芝告诉记者,七斤鲜红薯才能出一斤地瓜干,都是自己家种的地瓜用料扎实,没有任何添加,农家老工艺保留地瓜的甜糯与鲜香,尤其适合老人孩子吃。老官庄地瓜干是“东厅二十四品”之一。近年来,东厅街道充分发挥各村资源优势,因地制宜做好“一村一品”“土特产”文章,并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、跨村连片发展等方式,引育高经济价值作物,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,打造“红橙黄绿白蓝紫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,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,推动了城乡资源要素流动,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产品渠道升级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
发表于 昨天 13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 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13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

山东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-66666666

Copyright @ 2007-2020 烟台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

鲁ICP备2020-0011111号

发帖 客服 微信 客户端 回顶部